▼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绛染朗读音频日斗-优配
前段时间我们讨论了兄弟姐妹关系亲疏的原因,后台收到了很多留言。
十点君从这些留言里发现,对于许多人来说,亲情的渐行渐远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。
一部分是由于生活的压力、工作的忙碌,让彼此之间的联系逐渐减少;
一部分则是矛盾冲突的爆发,导致手足关系的分崩离析。
前者的疏离只是源自于生活节奏不同,仍有修补亲情的机会,后者却容易因为深刻的误解和难以释怀的伤害,使得亲情的裂痕难以弥合。
在这些矛盾中,父母的偏心、言语的冲撞、利益的纠葛,一次小小的争执可能演变成无法挽回的对立,成为压垮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然而,听说过一句话:
亲人要生,生人要熟,熟人要亲。
任何一种关系,都要保持平衡。
无论与谁交往,也要留有余地。
这并不意味着要无条件原谅,而是要学会用成熟的心态去面对人际交往中的不完美。
对待亲情也是如此。
即使不再往来,也要“帮”好这三个忙。
电影《姥姥的外孙》里,姥姥得了癌症,想要给自己置办一块豪华墓地。
子女都不能理解她对豪华墓地的执念,只有姥姥清楚:
这块墓地是给她准备的,也是给儿孙们“准备”的。
风水好,能保家族兴旺;
价格贵,旁人看了只会说子孙孝顺;
够漂亮,也许子孙愿意在这个地方聚一聚。
事实上,当老人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,挂念的一直是儿女之间的关系。
她养育了三个孩子,两男一女,但关系一直不甚亲近。
大儿子有钱却不怎么跟家里人联系,二女儿是个单亲妈妈,忙于谋生,三儿子最受宠也最混账,经常回家拿钱还赌债。
生活差距大,早年父母也无法做到一碗水端平,以至于彼此之间积怨已久,亲情所剩无几,只剩下斤斤计较。
哪怕老人患癌,儿子们惦记的也只有老人的遗产。
唯有不受宠的女儿没想过跟母亲置气,而是把工作换成晚班,放弃白天的睡眠时间,送母亲化疗、锻炼身体。
即使她从未进入老人的“遗产继承人”名单中,但对她而言:
付出永远比索取更让人心安。
多子女家庭中,赡养老人总是老大难,争执利益,推诿责任。
问就是有事、没空、没钱日斗-优配,怎么商量都商量不到一起。
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劝诫:
如果兄弟姐妹多,就不要一味地付出,大包大揽的后果只是出力不讨好。
看别人做多少,再决定自己付出多少,和其他人讨价还价,根据父母的偏心程度重新划定责任。
事实确实如此,赡养老人不是一个人的事。
所有子女都应当承担责任,与“有事、没空、没钱”等诸多理由没有关系。
然而,现实往往并非如此理想。
在很多家庭里,要么是推诿、被忽视。
要么是无条件的付出,承担起其他人的责任。
也许说到底,孝顺父母也是我们自己的事,与兄弟姐妹无关。
无论过去有多少隔阂、误解甚至冲突,总有人选择放下成见,尽己所能去照顾父母,给自己一个交代。
当然,赡养父母并不意味着单方面的牺牲或盲目的顺从。
它需要兄弟姐妹之间的协商与配合,即使不做什么,也不要指手画脚。
也需要父母的理解与智慧,尊重子女,不倚老卖老。
“断亲”是如今一个越来越常见的现象。
无论是因为利益冲突、情感伤害,还是长期的疏离,许多人选择与亲人划清界限,甚至老死不相往来。
少来往,是如今大家不想维系亲情时的共识。
即便如此,血缘关系是一种无法割舍的纽带,即便表面上不再联系,内心深处的情感却未必能够彻底抹去。
因为亲情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此:
可能重归于好,也可能走向极端。
电视剧《家有九凤》中的姐妹反目便是一场场残酷的争斗。
九个姐妹里,老三爱占便宜,老五爱操心。
因为看不惯老五的大包大揽,老三总会出言讽刺;
因为想得到母亲的认可,成为这个家庭的大家长,老五事情最多讨人嫌。
不对头的姐妹从小事吵到大事,从年轻吵到各自成为母亲。
哪怕做生意经营美容院,成为对门的邻居,也是见了面就吵。
当老五的店被水泡了,好几万的设备被水泡坏的时候,老五在店里发现了老三女儿的发卡。
她立马怀疑上了老三,追着老三誓不罢休
长期的争吵消磨了彼此的情分,在危急时刻被猜疑化成仇恨的利刃。
从是否是栽赃陷害日斗-优配,到多年对对方的怨怼,姐妹俩大打出手,不给他人劝和的机会。
最后在极度痛苦中,老三的女儿投了河。
曾经以为争个高低、分个对错就能解决问题,没想到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。
其实,人与人之间的矛盾,很多时候并非不可调和。
但当情绪压过理智,当冲动取代冷静,再深的情谊也可能被摧毁。
哪怕关系再僵,哪怕争吵再激烈,也应留有一丝余地,为可能的和解留下空间。
毕竟,血缘是一种难以割舍的羁绊,它不会因时间或距离而消失。
何况,做人留一线,日后好相见。
无论是亲情还是其他关系,保持适度的分寸感尤为重要。
因此,即便选择暂时远离,也不要彻底切断联系;
即便无法完全释怀,也请保留最基本的尊重。
不要把事情做绝,把话说死。
给对方一个台阶,也是给自己一条退路。
留有余地,不仅是对他人的宽容,也是对自己的解脱。
到了一定年纪时便会发现,那些曾经让你耿耿于怀的事情,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。
看到一个故事,网友@阿伊求助如何跟老死不相往来但又和好的亲戚相处。
她的父母和叔叔一家合开工厂。爸爸负责生产,叔叔和堂哥负责找客户。
两家人有钱一起赚,一起分。
直到妈妈发现堂哥没钱的时候会偷偷拿工厂里的钱,有钱了再放回去。
妈妈觉得这是两家人共同的钱,对此有了怨言。
趁着堂哥还在厂里的时候,嘴皮子厉害的她把这件事拐弯抹角说了一通。
没成想,这一番话引爆了堂哥的脾气,堂哥跑去找她爸爸闹了一场。
自此,两家割席单干,再也没有往日的融洽。
阿伊记得那天过后妈妈一边打电话一边哭诉委屈,也在后来常常在家里听见父母对叔叔一家的抱怨。
她以为两家人会老死不相往来,却没想到十年后堂哥结婚这件事成了两家人破冰的契机。
他们又和好了,仿佛当初的事情没有发生过。
兄弟俩依旧常来往,叔叔生病的时候,妈妈还主动提出全家人应该多去探望。
过去的矛盾让人难以释怀,但生活的变故往往能冲淡那些曾经的不快。
只是这样的和解,对于阿伊来说太过轻易。
她能理解父母为什么选择放下,却始终无法忘记当年两家人的决裂。
父母的记恨,在她的身上留下了印记。
弘一法师说过:
再怎么怨恨对方,都无法一切回到原点,怀着仇恨生活,折磨的是自己的内心,要幸福,要快乐,就要放下仇恨,释放了仇恨,才能释放心灵的痛苦,才能以微笑的面容面对生活。
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。
一时的愤怒可以摧毁多年的感情,但时间却也拥有治愈一切的力量。
在生活的洪流中,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,也可能改变。
会走散,也会重聚。
负面的情绪是一种沉重的情感负担,它不仅消耗自己,也可能影响周围的人。
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和解。
学会放下对他人的怨怼。
这不是为了放过别人,而是为了放过自己。
看到有人感慨:
不知道是不是多子女的家庭都这样,不断地反目,又不断地因为共同的敌人或割舍不掉的情谊而站在同一个阵线,你们一起笑他,他们再一起笑你…… 纠缠不清,没完没了。
这番话道出了许多家庭的真实写照。
亲情并不完美,充满瑕疵,复杂而微妙。
或是紧密相连,或是势如水火。
因为利益分配不均、性格不合,而反目成仇;
又会因为外界压力、养老责任、家庭困境等,重新站在同一阵线。
当然,这并不是说所有的裂痕都能被时间抚平,也不是所有的关系都能恢复如初。
但至少,在某些特定的时刻,人们会意识到,与其执着于过去的恩怨,不如选择向前看,为自己也为家人留出一条和解的路。
生活总有起伏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随之波动。
学会接受不完美,是对他人的宽容;
学会放下,是对自己的善待。
点个吧,人生短暂,把时间留给值得珍惜的人和事,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。
作者 | 微微
主播 | 绛染,电台主播、爱配音,神秘的爱猫人。
图片 | 视觉中国,网络(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2秒加星标,再也不担心找不到十点君↓↓
财富牛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